2024年9月3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丹灶行”互鉴主题沙龙在中共丹灶镇委党校罗行社区分校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动丹灶镇的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李健及教师周瑜携三位节能与安全专业学生代表受邀参加。
活动伊始,佛山市银发首席专家库专家、南海讲师团副团长、丹灶镇委党校首席顾问、副教授刘文利围绕“发挥‘文化+’赋能效应,推动丹灶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进行了精彩的专题分享,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

在讨论环节中,我校师生代表积极参与交流,围绕“如何避免乡土文化静默”“打造文旅特色”以及“如何将‘千村一面’转变为‘一村一品’”等关键问题,结合丹灶镇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建议。李健副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丹灶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周瑜老师则强调注重挖掘和培育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具有丹灶特色的文旅品牌,提升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活动期间,师生代表还实地参观了罗行村史馆、罗行艺术馆、竹编传承基地以及“世界最大的竹箩”等文化地标。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受启发,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为丹灶镇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文化+丹灶行”互鉴主题沙龙活动,不仅是我校思政课实践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校地合作、共谋乡村振兴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化政校行企间合作,共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此次参与丹灶镇的文化沙龙活动,正是学校参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的具体体现。
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共推文化繁荣发展。马院也将继续加强思政课实践教育,创新育人模式,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好青年贡献力量。(文/周瑜 董凯乐 图/董凯乐 一审:彭梅芳 二审:林典 三审: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