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图片
  • 1
  • 2
  • 3
  • 4
  • 5
  • 6
图片
全站搜索
新闻详情
中国教育在线:从AIoT巡河到红色传承:广东环保职院“三下乡”打出科技赋能+文化浸润组合拳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5-07-23   点击次数:250    文字:【】【】【

原文链接:https://guangdong.eol.cn/gdgd/202507/t20250718_2681769.shtml


近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环境管理与大数据学院组织四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博罗县杨村镇,在张金安小学及周边区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水质检测、生态课堂、政策宣讲、红色传承等多元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科技护河:双轨模式为河流“体检” 

在公庄河杨村镇河段,“绿净乡村·双百行动”突击队队员正忙碌地进行水质采样。他们手持快检试剂盒,现场精准检测河水pH值、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关键指标;同时操控无人机航拍巡查,记录排污口、河岸植被等情况。 

该团队选取公庄河上、中、下游三段典型区域,运用“实地采样+科技巡查”双轨模式,为河流进行全方位“健康诊疗”。“我们将实验室‘搬’到河边”队员许芝苗介绍,“通过比对水质数据与航拍影像,分析排污规律、追溯污染源头,为制定公庄河流域综合保护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据悉,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绿净乡村·双百行动”突击队聚焦公庄河流域生态治理,紧扣国家“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依托“AIoT+大数据”技术,以科学手段为河流“把脉”。此次活动共获取24个检测结果,未来将形成巡查报告供当地政府参考。队员们表示,希望以专业知识守护公庄河清波,让科技成为乡村生态振兴的“硬支撑”。 

多元实践:多维度助力乡村发展 

在张金安小学,“绿美童行筑生态·青语推普促双百”突击队将环保融入趣味课堂:学生们用废塑料瓶制作“绿植花盆”,录制“环保小主播”短视频,通过“垃圾分类推普闯关”“绿植领养·语言约定”等游戏学习环保知识,收获“环保推普小达人”证书。在“非遗文化+语言传承”环节,队员们讲解“彩带龙”技艺,并引导孩子们创编环保童谣,实现语言传承与文化浸润相得益彰。 

“星火初心·红色传承”突击队则走进东江纵队纪念馆,通过实地调研、走访老党员,挖掘整理红色故事,用镜头记录历史,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与村民心中赓续传承。“和孩子们一起上推普环保课,教他们用普通话讲环保、编童谣,我成了知识的桥梁”学生陈嘉琪分享道,“了解红色故事更让我珍惜当下。乡村振兴需要大学生脚踏实地贡献专业与热情。” 

党建结对: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活动期间,广东环保职院环境管理与大数据学院党总支与杨村镇杨村社区党总支开展了党建结对共建。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项目共建,共同厘清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中长期规划,助力高质量发展。 

学院团委书记黄玉华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为杨村镇的生态环境改善、语言文化传承、教育资助普及及党建共建提供了助力,也展现了学子们的青春风采和社会责任感。未来我们将常态化组织此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贡献青春力量。” 

据了解,2023年11月,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与博罗县政府签订了“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协议,双方聚焦打造“环院-博罗”品牌,合作推进空气质量提升、高速大气整治、污水监测联网等环保项目,构建人才培育闭环、建立下沉镇村对接机制,共谋校地双赢。

通讯员 何伟明 廖宇飞  

 
 
 
友情链接
图片
图片
自定内容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办公室电话:0757-81773199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5号大院 / 佛山市南海区桂丹西路98号
邮编: 510655 / 528216
  粤ICP备12046464号
插件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