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七彩知途研学队扎根丹灶社区,以“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为指引,串联七大主题实践活动,构建起一场融合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生态启蒙、资助惠民与红色铸魂的暑期实践盛宴。这场“七彩缤纷夏之约”,不仅为乡村儿童搭建起接触多元知识的平台,更以青年实践力量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一池春水。
从非遗传承到科学探索,活动构建起立体的育人体系。麦洁冰大师亲授陶艺技艺,让小朋友在陶泥的塑形中触摸非遗文脉,实现传统技艺的代际传递;“紫光花札”花艺创作将植物生态知识与美学表达相融合,引导孩子们从自然中汲取创意灵感;氢能馆的科学探秘,以沉浸式体验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呼应乡村科普教育振兴需求。
生态理念与文化根脉的双重浸润,成为活动鲜明特色。“蓝潮行动”通过海洋保护科普与手工创作,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象化;“青花舞影”活动中,剪纸艺术的巧思与英歌舞的阳刚碰撞,让非遗在孩童心中绽放多元魅力;“绿脉压花”则将传统养生智慧与自然美学相结合,实现健康文化的生活化传承。“赤心追梦”活动,以本土革命英雄周轶的事迹为载体,让红色基因在艺术创作中完成时代传递。
当陶艺工坊的泥土芬芳、花艺室的自然气息、科技馆的科学之光与红色课堂的信仰之火在乡村交融,不仅为孩子们的暑期注入斑斓色彩,更以“文化浸润+实践赋能”的创新模式,探索出一条高校与社区协同育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此外,队伍以“党建 + 资助”模式为核心,深入丹灶社区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通过实地采访老党员、校地联动开展座谈会、社区设点宣传吸引群众,将党的教育资助政策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鲜活动能,实现“党建引领”与“资助惠民”的深度融合。
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志愿者还推出“靶向服务”。比如对带娃家长聚焦中小学补助政策,对咨询助学贷款的家庭详解申请与还款流程,确保居民“懂政策、会申请、能受益”。统计显示,活动共接待咨询166余人次,发放手册400余份,帮助21户家庭初步确定了资助申请方向。“党建 + 资助”下乡行动不仅让党的教育惠民政策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还为乡村振兴注入“党建红”与“青春绿”交织的持久动能。
未来,这份由陶艺之韵、科技之光、党建之红共同编织的振兴图景,将持续在乡村大地延展,让青春赋能的种子扎根更深,让文化传承的枝叶舒展更茂,在“百千万工程”的蓝图中续写更多城乡协同、共筑梦想的动人篇章。
文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宁 通讯员刘玉媚、许俊秀、廖宇飞